11月5日,凌晨3时,欧阳中石先生遽归道山。先生生前曾数次来到高唐支持“中国书画之乡”发展,那些鲜活场景历历在目,音容笑貌犹在眼前,每念及此,痛惜之情,如潮水涌上心头,不禁潸然泪下。
作者刘萍(右一)与欧阳中石结缘高唐22年
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在中石先生的家中,他非常热情地把事先写好的“中国书画艺术之乡”的书法作品交给我。
往事犹昨,但细细想来已是22年前。年,高唐县被文化部命名为首批“中国书画艺术之乡”,当时正筹备推介高唐的宣传画册,打算请中石先生题字。时任县委常委、宣传部长的我正为此一筹莫展之际,高唐籍著名学者、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张守常伸出援手,爽快答应帮忙联系,这才有了与先生的首次见面。
自那以后,我和中石先生便逐渐熟悉起来,他也多次欣然为高唐公益事业题写牌匾:“苦禅故里书画院”“程辛木美术馆”“中国锦鲤第一县”“高唐县职业教育中心”等等。最早题写的“中国书画艺术之乡”和后来撰写的“入圣门仰承圣贤教化,弘文舘欣受文艺熏陶”楹联,都镌刻在高唐城的南大门,双海湖畔的巨型大理石上,也镌刻在书画街南北两端的石牌坊上。不少店铺商品甚至书画家的便签,饭店、宾馆的席签都在使用。欧阳中石先生的这幅字,成为了高唐县的一个文化标志,宣传了高唐,推介了高唐。
在画乡唱京剧
年7月,李苦禅美术馆开馆暨首届中国(高唐)书画艺术博览会新闻发布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我到中石先生家中去送请柬。“我和李苦禅先生是山东老乡,他的艺术造诣很高,我们是忘年交,他是我最尊敬的二哥,我一定参加。”他不但参加了新闻发布会,还应允在9月份专程来高唐参加艺博会。
开幕式很隆重,许多书画艺术界和演艺界的重量级人物都到场了。中石先生下午参加了李苦禅艺术研讨会,晚上又出席了京剧名家演唱会。他亲自上场,演唱了《沙桥饯别》,省人大原副主任董凤基一展所长,操琴伴奏,一登台亮相,全场欢呼雀跃,掌声雷动。宋官林、于魁智、李胜素、赵葆秀、管波、李海燕等名角都鼓掌喝彩,到台上献花。
中石先生是京剧“四大须生”之一奚啸伯先生的得意门生,他的弟子张建峰也是国家京剧院的著名奚派老生。有一年某省台的春节晚会上,主持人请中石先生唱段京剧,他都婉言谢绝,只来了一段“念白”。这次在高唐能登台,既是与李苦禅先生的深厚感情,也是因为高唐人民的热情。
支持“苦禅故里”
活动结束后,我把先生即兴演唱的片段制作成光盘专程送去,以表感谢。中石先生很高兴,“活动很成功,李苦禅美术馆建得很好,你们辛苦了。”随后,他写了一幅小品“舌蔽唇焦,一心为公,可钦可敬”赠送给我。这令我非常感动,这不仅是对我个人的鼓励,也是对高唐文化事业的认同。
聊城市政协一位老领导收藏有李苦禅先生的几件信札,装裱后留出了题跋的位置,提出请先生题写“引首”,先生欣然应允。看了李苦禅先生的信札手迹后先生很开心,并谦虚地说:“苦老的艺术成就和年龄就都超过了我,为苦老写段文字我很高兴,但我不能在前边题字,在后面写跋可以。”说完当场就在信札后边,洋洋洒洒写了一米多长,浑然天成。他用书法艺术对李苦禅先生的书画成就予以高度评价,也为苦老的信札增色不少,令人感慨不已。
20多年来,先生不遗余力地支持“苦禅故里”,先后为高唐公益事业题写牌匾、题词20余幅。年,为提升第四届书画博览会层次,我和县委副书记朱茂明登门敦请先生题词,先生欣然题写“海峡两岸书画情”;清平镇修复文庙,中石先生题写“清平文庙”“杏坛”。外地一企业家出资万,为高唐捐建体育场,先生听说后,用四尺整宣书写“厚德载物”相赠,赞扬他为高唐公益事业的贡献。
高唐县陈堤子村一位在外创业的企业家,回乡后带领群众致富,让全村农民都搬进了楼房,很得民心。因村里有梧桐树引来凤凰的传说,约请中石先生题写“凤落金堤”,他斟酌再三,“‘落’字不好,不若改为‘栖’!”同时,还题写了“金堤古方国医堂”,赠给社区的中医诊所。先生治学的严谨和对公益事业的拳拳之心,可见一斑。
谦逊的大师风范
年4月10日上午,我们去八宝山参加张守常先生的告别仪式。刚要在留言薄上签名时,中石先生到了,我们赶忙迎接并问好,请他先签。先生礼让我先来:“你们是守常先生家乡来的人,你们先签。”先生的谦逊之风,由此可见。
年,“唱响中国梦喜迎十艺节”活动举办,中石先生做“书作与文化”艺术讲座,令我受益匪浅。“先按一种字帖反复临摹,学精了就了不起,再学其它书帖,就会触类旁通……”他还认为,书家应当写自己的作品,逐渐建立自己的风格。他的自作诗《中华颂》《祖国颂》《泰山颂》等十颂,就给后人做出了榜样。
“风风雨雨几多年,屈蠖寒窗绝韦编;自守如初存故我,沧桑不改意拳拳。”中石先生赠友人的这首诗,是他人生的真实写照。与我一同听课的朱东水,写了首小诗,并经历山诗社主编于仁伯修改,赞中石先生:“源远流长齐鲁风,杏坛芳草碧青青。名家教诲甘如醴,书作垂范一代宗。”
年9月,“欧阳中石书中华美德古训展”在国家博物馆开幕,引起强烈反响,被誉为中国书法艺术、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完美结合。先生以“明德”“修身”“和合”“兴国”“大同”为主题,从浩如烟海的传统文化典籍中,精心梳理出60余则古训,精心创作成书法作品,字字珠玑,幅幅精彩。
先生病后,医院治疗。我与省委副秘书长杜文彬、山东大厦美术馆馆长刘海涛前去看望,没敢打扰先生休息。临走时,我走近病床,小声的说:“先生,我是高唐刘萍,是李苦禅先生家乡的,我代表51万高唐人民来看您了……”说到这里,先生睁开了眼睛,露出了笑容。我朋友拿出手机,拍下了我和先生的合影,只是没有想到,这一次见面竟是永别。
先生已去,精神长存。尽管他老人家走了,但他留给高唐的墨宝,将激励和见证“中国书画之乡”越来越好的发展;他对高唐书画事业支持和殷殷期望,也将永远被每一位高唐人铭记在心。愿先生一路走好。
欧阳中石先生千古!
(作者,系高唐县人大常委会原主任)
(来源:《聊城日报》,版权归聊城日报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