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6月28日下午,省委举行“永葆初心永担使命”基层党员讲党课活动,邀请12名工作在基层、一线的党员代表为党员领导干部讲党课。作为老党员、农村党组织书记、扶贫党员干部、抗疫榜样党员、企业党员代表,12位同志结合自身经历,从不同角度讲述了扎根基层、服务群众、干事创业的实践和感悟,每个故事都令人收获心灵的震撼和思想的启迪。本报摘登12位同志的发言,以飨读者。
就图群众说党好
沂南县依汶镇后峪子社区原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梁兆利
我出生在一个很苦的家庭,我父亲是逃荒要饭的出身。当年,俺家里人口多,吃不上、穿不上,是公社照顾俺,俺兄弟姊妹才长大。俺爷们对共产党有着深厚的感情,老父亲在世时常常教育我,要当个共产党的好干部,要一心想着群众,不要忘了党恩。
年担任村党支部书记,我下决心好好干,一定让群众说党好。这些年,我悟出一个理儿:要叫群众说党好,得先叫群众过得好!
叫群众过得好,吃水是头等难事。那时候,俺村是四邻八乡出了名的穷山村、“干巴村”,祖祖辈辈只有一口井,一年到头排队刮水吃。年8月份,县里对缺水的村有扶持政策,我就想,必须抓住这个机会,把汶河水引进村。当我在全体村民会上说出这一想法时,一下子炸了营,有的干脆扭头走了,有的还一边走一边说风凉话,但这些话更激起了我的劲头,“共产党员想干的事,没有干不成的!”修扬水站没有钱,我卖了自己新买的农用车,发动村“两委”凑了一部分工程款;没有料,晚上我和老伴提着保险灯在山上打石料。大家伙儿看到我挑灯运石料时,再也说不出什么了,都参与进来,经过一个多月的苦干,清亮亮的河水被引进了村里。
有了水,我们引上山,全村亩地很快就发展成了蔬菜大棚,千亩帅李园实现了一体灌溉。荒山变绿山,穷山变金山,群众发自肺腑地说党好,也一心一意地跟党走!
退休不褪志奋斗献余热
枣庄市峄城区原农经局退休干部周庆亮
7年,我从峄城区原农经局退休后,就和老伴计划着如何颐养天年。就在此时,老家石门村党支部书记带着村干部来找我:“老周啊,你是搞农业的,现在你退休了,你来牵个头,把那几座荒山‘拾掇拾掇’吧?”
想到村里那几座荒山几十年没变样,老少爷们也急需找到发家致富的门路,我一口就答应了。可是老伴不愿意了:“你患有冠心病、多年脑梗和气管炎,平时药不离身,万一倒在山上了可咋办?”
我耐心地给家人做工作:论经验,我在农业系统干了几十年,治山种树,我在行……最关键的一点,我是石门村人,更是一名党员,村里需要我,我责无旁贷,我不能退缩!
为了不让村民担风险,我先带头干起来。我拿出自家的全部积蓄,又把城里的一套房子卖了,承包了亩荒山做“试验田”。就这样没白没黑地干了4个冬春,我在一期亩、二期亩的荒山上,种上了核桃树1万余棵,修建了亩梯田、3个蓄水池和5亩养殖场。
随着示范带动作用的增强,村民种植核桃的积极性也增加了,为了扩大种植,实现规模效益,我把事前育好的优质核桃苗木低于成本价提供给周边群众,十几年来,总共提供苗木八万余棵。仅这一项,我自己就贴进去十多万元。
人老了,但是我的使命永远不会老;人退休了,我的初心永远不会退休,只要老少爷们需要我,我会一直奋斗下去。
到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
沂源县实验中学原党支部书记、校长李振华
年,我响应党的号召,千里迢迢告别故乡南京,来到沂蒙革命老区——沂源县韩旺小学从事教学工作。
当时,村里人们的生活非常苦,但总是把家里最好的饭给我吃,村里的大娘看我穿的单薄,晚上在煤油灯下纺纱织布,给我做棉袄棉裤。我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留在这里,好好地为老区人民做一些我自己能做的事情,用知识改变孩子们的命运。
沂源县以前是国家级贫困县,老百姓吃糠咽菜,很多孩子上不起学,于是我从工作的第1个月起,就开始资助贫困学生。当时一个月工资21块钱,我拿出5块钱给贫困学生,占了我工资的1/4,以后随着工资增长,我始终拿出工资的1/4资助学生。我退休的时候,把一辈子攒的块钱和国务院特殊津贴捐了出来。为资助更多学生,我外出打工,到一个私立学校帮着管理学校,8年时间里一共挣了50万块钱,也全都捐了出去。打工时,我还利用清晨和晚上的时间捡废品,8年时间我一共赚了块钱。到了70岁的时候,不能再打工了,我就用我的退休金继续资助学生,现在每个月我只留下块钱做生活费,其余的全部捐出去。68年来,我个人一共捐款万元,资助了2多个孩子,使他们用知识改变了命运。
我一辈子省吃俭用,生活虽然清贫,但内心里感到很富有,当我看到一批批的学生走上工作岗位为国家作贡献,内心里比什么都高兴。
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
就是我的初心
济南市章丘区双山街道三涧溪村党委书记高淑贞
我在农村干书记已经22年了,前后当了两个村的党支部书记,这两个村都是又穷又乱,我依靠党员队伍,带领群众共同奋斗,先后使这两个村由乱到治,由穷到富。
农村发展不发展关键看党员能不能冲在前,致富不致富关键看党支部的思路。我上任三涧溪村书记时,全村有73名党员,第一次开党员大会人数连一半都不到。我决定一家一家的入户走访,我想方设法找到所有的党员,了解他们的思想状况。慢慢地,他们逐渐向我吐露心声,很多党员不愿参加党员大会,是因为对原来的党支部失去了信任。我意识到,当时最重要的事是统一思想,把党员管起来、把队伍抓起来。我立足实际,对党员进行分类,哪些老同志有智慧、哪些年轻党员有正义、哪些是致富能手,想方设法为他们创造机会搭建平台,为村里发展出智、出力,使他们逐渐意识到党员的责任。
为建工业园,让三涧溪的村民有工资性收入,要完成大面积的拆迁征地任务,遇到了好多“难啃的骨头”。在拆除一处违章建筑的时候,有一个不满意的村民竟闯进我家,威胁我80多岁的婆婆,吓的老人尿了裤子。当时我又生气又委屈,眼泪止不住地往嘴里淌。虽然很生气,但我没打算再和那个人深究,而是叫上“两委”干部和他关系好的朋友,主动登门。他看到我很吃惊,低着头不说话,我从拉家常开始,慢慢讲道理聊政策,最终他也接受了补偿条件,同意拆迁。
作为村干部,不能跟群众较真,较劲,干好工作的同时自己必须能受得了委屈、吃得下群众给你的“气”。想想当初那些经历,换来的是老百姓的笑脸,那些委屈、辛酸、汗水、泪水,都算什么啊!
做百姓永远的“家里人”
高唐县农业农村局一级主任科员杜立芝
我年从聊城农校毕业后,回到家乡,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帮助农民兄弟增收致富,已经干了36年了。这些年,我获得了很多荣誉。金奖银奖不如老百姓的夸奖。一箱子荣誉证书加起来,也比不过老百姓送我的两件小礼物。
2年7月,当时我还是技术站站长,一天中午,农民王振广敲开了我的家门,他背着一个口袋,进门从口袋里掏出8个南瓜,在桌子上一字摆开,上面刻着八个字:“祝杜站长天天快乐”,这是他从南瓜坐果就刻上的字。这个不善言辞的小伙子,为了感谢我给他的技术指导,琢磨了这么一个点子。老百姓打心里对我的认可,就是对我最高的褒奖。
另一件礼物是年2月22日,农民王宗生给我送来一封感谢信,他在信中这样说:田地就是老百姓的命根子,您救了我们的麦田,就是救了我们老百姓的命……老百姓的话是很朴素的,但他们的感激是发自内心的,他们感激的是党的好政策。
老百姓对我们的认可,就是对党的认可,就是对我们党为人民谋幸福的认可。36年来,我每年有一半的时间在田间地头大棚里,手机24小时开机,每年接听电话近万个,跑遍了全县多个自然村。年,在县委的支持下,我们成立了“杜立芝党代表工作室”,工作室形成了以我为首席专家的70多人的农业科技服务团队,团队成员90%以上是党员。工作室成立以来,我们为老百姓解决的问题越来越多了,三年来,光热线电话就为老百姓解决生产难题3万多个。
为了山区孩子的微笑
泗水县微公益协会党支部书记、会长孙建涛
在泗水县地图上,密密麻麻贴满了红心,这是我们协会60多名党员,多名志愿者,3多个日日夜夜,行程80多万公里扶贫工作的见证。我们对全县个村庄进行了拉网式筛查,每筛查完一个村庄就在相应位置贴上一颗红心,为全县所有需要帮助的儿童建立精准帮扶档案。
我是一名退役军人,年5月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