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苑莘本报通讯员赵寰冯静静
排查、消除鱼池供电设施的各类安全隐患;指导养殖户应对突发性停电故障;为养殖户的抽水泵、增氧机等用电设备“义诊”……
当前,气温升高,高唐的锦鲤养殖户面临较大考验。为此,国网聊城供电公司专门成立了高唐“锦鲤服务队”,主动对接养殖户,帮助他们消除安全隐患,用上放心电。
6月11日,记者走进高唐县信杰锦鲤养殖基地,18个80平方米的方塘整齐排列。盈盈一水间,各类花色锦鲤成群游动。基地负责人张萍正拿着水中溶氧测试仪测试每个鱼塘的溶氧情况。当发现其中一个鱼塘水里的溶氧量较少时,她马上打开了这个鱼塘的增氧机。
“现在,锦鲤都是高密度养殖,稍微缺氧就是大事,这鱼塘既用水又用电,多亏了你们常来看看。”张萍对“锦鲤服务队”队员丁春祥说。
基地按照锦鲤的不同品种将鱼池分为红白、大正三色、昭和三色、秋翠、黄金、白泻等不同区域;按照锦鲤不同的成长期又分为当岁、两年龄、三年龄等不同区域。当岁的锦鲤可长到二十多厘米,两年龄的锦鲤可长到四五十厘米,而三年龄的锦鲤可长到七八十厘米。
可靠的电力供应对现代化的锦鲤养殖场来说必不可少。养殖场对每条鱼都呵护备至:为每条锦鲤编号,跟踪其生长情况;在每个鱼塘都安装了全自动智能投喂系统,根据锦鲤的年龄、体形设定了不同的投食量和投食时间;工作人员每天还要到恒温大棚内监测温度、湿度等指标,检查锦鲤的生长、食欲等情况。
张萍介绍,每年气温变化明显的时候就是锦鲤养殖户们最紧张的时候。“就这几年来说,每当这个时候,养殖场里的12台增氧机、97台循环泵和21台温控器都需要24小时不间断运行,哪怕停一秒钟电,对锦鲤来说都是致命的。”张萍说。
为民服务解难题是检验党史学习教育成效的“试金石”。国网聊城供电公司把党史学习教育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将实事办到养殖户的心坎上。他们为锦鲤养殖户开辟了绿色通道,为养殖项目提供政策指导、技术咨询等“一站式”增值服务,根据每个养殖户的养殖规模和特色,“一基地一方案”满足其用电需求。
目前,高唐县锦鲤养殖面积达亩(1亩约合.7平方米),高标准工厂化养殖车间3.6万平方米,带动了人就业,年繁育优质锦鲤过亿尾,锦鲤年产值达2.1亿元,占全县水产总产值的76%。
发展是最大的民生,在各个部门单位的呵护和帮扶下,高唐的锦鲤养殖从星星点点的企业发展到颇具规模的产业集群,高唐已然成为全国鱼友们交流学习的“打卡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