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唐县中小学综合实践教育基地传承非遗文化

中科医院承办青少年白癜风防治援助项目 https://baike.baidu.com/item/%E9%9D%92%E5%B0%91%E5%B9%B4%E7%99%BD%E7%99%9C%E9%A3%8E%E9%98%B2%E6%B2%BB%E6%8F%B4%E5%8A%A9%E9%A1%B9%E7%9B%AE/22039760?fr=aladdin

年5月26日下午,高唐县中小学综合实践教育基地开发课程教研组来到了清平镇陈井村一个农家小院,观摩“炸馓子”的过程,课程组成员计划把这一非遗文化开发成教育基地的劳动教育课程,陈井村是闻名遐迩的“馓子村”。

小院的主人陈师傅介绍炸馓子前有几个步骤:和面、搓条、盘条、缠条。和面是一个关键环节,水温根据季节有所调整,和好的面团软硬必须与四季气温一致,并且软硬适中,才能炸出串串“珍珠”、酥脆可口的馓子。炸馓子要用木柴生火,木柴燃烧温度与油锅相得益彰。陈师傅说,社会快速发展,现在已经开始用机器配合人工进行操作了,省时省力,每天炸四十斤面粉,能炸出六十多斤馓子。

陈师傅三人准备就绪,开始炸馓子了,我们看到一人“缠条”行云流水,另一人干净利落地用两根不锈钢长杆撑起,放入油锅,几秒钟后,翻炸另一面,快速对折两下,折出形状,再过几秒,第三个人从容地挑起炸好的馓子放入筐中。看似非常简单的事情,但需要三人密切配合才能完成。

通过一下午的学习,老师们信心倍增,回到学校我们将认真教研、积极实践,争取尽快将“炸馓子”纳入劳动教育课程。教育基地依托传统文化构建劳动课程体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非遗文化走进教育要靠教师,我们要充分认识非遗文化的价值,感受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并将其转化为我校的劳动教育资源,让来参训的孩子接受劳动教育的同时传承非遗文化,感受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并在劳动体验中体现价值、感受快乐。

供稿:王凤珍

审核:刘克劲

终审:耿立平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xgyy/54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