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的疫情逐渐得到了好转,商业也渐渐复苏起来,城市又呈现出“车水马龙”的景象,该开店的开店,该卖铺的也在加紧卖铺,仿佛时间又回到了年下半年的面貌,去年下半年是怎样一个面貌呢?回忆起来,当时的实体店生意已经开始出现疲软,许多实体店老板已经开始出现支撑无力的局面,包括刚需产业—餐饮,其主要原因就在于商铺租金高,同行竞争大,顾客消费不集中,进而导致投资回报率降低,时而出现入不敷出的局面,对于那段时光,很多老板的黑色记忆依旧历历在目!
近段时间,朋友圈商铺的销售又开始躁动起来,圈内的几个销售人员时不时的发几张认购截图,进而展现自己销售情况不错的面貌,少则几十万,多则几百万的商铺,在他们眼中是工作成功的标准,而笔者却为业主捏了一把冷汗,原因在于商铺所在的位置是开发区,周边入住率非常低,大部分楼盘都没有交房,还有一部分处于烂尾、延期交房的边缘,这样的商铺短期内很难达到较高回报率,但是十年的贷款得按时偿还,一旦租金不能抵扣贷款,长此以往,断供现象就很有可能发生,况且,未来周边居住人群到底会怎么样,我们谁也说不准,从整体来看,全国范围而言,商铺在十年后到底是会“转翻天”还是“亏到底”呢?先来看看商业地产中这三个信号:
1,部分城市的人均商业面积已超过10平方米,一个县级市的常住人口在20万左右,实际的商业面积超过万平方米,只需要10个超20万方的商业就可以达到。
2,商铺的投资回报率低于5%,回本周期拉长至20年,部分商铺的投资回报率仅3%左右,还不足以抵扣银行月供,很简单的道理,商铺租不出去,每月又要缴纳物业费,为了能有点收入,前期扛着压力降租金出租。
3,商铺单价往往超过同地段住房单价的4倍以上,整个交易过程买入环节门槛更高,需最低50%的首付款和最高10年的贷款周期,出售时需缴纳20%的个税。
可见随便投资商铺的时代早已经过去了,随处可见的是商铺投资遍地埋着“坑”,你永远不知道坑下面是深渊还是可反弹的弹簧,王健林在9年前接受采访时就曾说过,抱着卖住宅的心态去做商业肯定是做不走的,言外之意其实很明确,商铺的特殊性大家都有目共睹,每套商铺所分摊的土地成本更高,商业建筑面积很难做到跟住宅齐平,在商言商,想要通过做商铺赚钱,就得提高商铺单价,扩大商铺利润,那么如何提高商铺单价呢?他并没有透露,业内人士从事商业地产多年,透露出精简的两个字:预期,在保证能销售出去的情况下,预期能定多高,商铺的利润就有多高!
听到这番话,相信购买商铺的业主已经恍然大悟了,难怪商铺的投资回报率提不上去,原来是因为买的价格“贵了”,其实细心点就会发现,其实还有另外一个因素存在:人流量!在购买商铺后,人流量提升得有多快,商铺的增值就会体现得多快,这两者是紧紧挂钩的,不过随着这些年,全国商铺“遍地开花”,商铺在短期内已难以看到快速增值的局面了,很多投资者将希望寄托在10年后,预判商铺会在未来很值钱,那么10年后的商铺会“转翻天”还是“跌到底”呢?
首先从商铺的前景来看,近几年商铺除了受到楼盘之间的竞争外,还受到一个重要行业的影响—互联网行业,实体商铺的功能与互联网开始产生冲突,同样是卖货,网上销售的成本普遍比实体店租金高,这样一来实体店的产品相比网店便失去了价格优势,进而导致消费者倾向于网购,并且网购给消费者提供的服务更加全面,专门成立了快递行业为网购服务,大量消费者被吸引到网上消费。
其次从长期来看,商铺一直在收租金,看似并没有“亏”,实际上,10年之后相当于商铺已完全付款款项,商铺产权才真正属于自己,按照银行定期存款利率高点5%计算,如果十年内每年租金没有达到5%的投资回报率,那么则需要10年后租金的投资回报率需超过10%来进行弥补,并且至少需要维持5年时间才算不亏。
最后是商铺在未来十年后,是否还会存在需求,这是一个未知数,即使是餐饮行业的实体店,也有可能难以在实体店中长期开下去,比如近两年的网上做菜视频十分火爆,想吃菜完全可以自己根据网上教程自己动手,既节约钱又放心卫生安全,而此时临街商铺如果仅仅只作为仓库功能,那么商铺势必会越来越不“值钱”!
通过以上三方面判断,其实结论已经很明显了,相比增值,笔者更认为商铺不再如过去那般暴利,毕竟当下就存在商铺难租、难售最终沦为仓库的现象,有人会觉得投资商铺还是在于地段,这里想说明一点的是,好地段的商铺要么需要付出更多金钱代价,甚至花高价也买不到,真正的黄金铺是不会“肥水流入外人田”的,这也是商业的潜规则,正如过去十多年商业地产从萌芽到成熟阶段,没有一个购物中心愿意将物业卖出来,无一例外都是等商铺增值到一定程度后才陆续进行散卖,曾经购物中心的龙头企业万达集团也不例外,要知道,现在的购物中心早已转型为了轻资产,比如万达、奥园、世纪金源、星力城等。
所以,10年后,买商铺的人到底会“转翻天”还是“亏到底”,其实王健林早有暗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