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味40年舌尖记忆聊城好味道从地瓜窝头到

“民以食为天”,“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这些俗语告诉人们,吃是人生存的第一大需求。

改革开放40年来,让聊城普通老百姓感受最深的一项就是“吃”的变化。从最初的填饱肚皮到吃出健康,吃出文化,百姓餐桌的变化,最能感受到正在节节攀升的幸福指数。

饮食·资料卡

年千亿斤粮食工程开始在聊城全面实施,从年到年,全市已连续实施八期建设项目,累计争取中央预算内资金8.5亿元,省财政资金万元,累计建设高产稳产粮田.89万亩,全市小麦高产连年取得新突破。

今年初的数据显示,聊城粮食生产实现“十五连丰”,优质小麦良种基本实现全覆盖;同时,聊城开通京沪高铁“聊·胜一筹!”专列,优质农产品品牌进一步打响,平均每天直供京沪蔬菜50余万斤。

窝窝头拉嗓子榆皮面也吃过吃鸡蛋攥半天上学难离粮票

家住东昌府区沙镇的王龙是典型的70后,可以说,他是伴随着改革开放成长起来的一代人,对于“吃”的变化,王龙有一肚子话要说。

“俺是年生人,那个时候一天三顿饭,玉米面的窝窝头能吃饱就不错了。”王龙说。

他记得年前后,当时磨坊磨小麦才会用细罗,磨玉米面只能用粗罗,所以,用玉米面蒸出来的窝窝头、锅饼非常难以下咽。放学后,从干粮篮子里摸一块锅饼,用菜刀在横切面拉一道缝,填点盐粒滴点熟油,吃得津津有味。

“当年吃窝窝头都吃够了,很拉嗓子,不吃只能饿着。现在条件好了,别人把吃窝窝头当享受,我至今对窝窝头避而远之。”

在王龙的记忆里,当年一天三顿除吃窝窝头外,还要吃胡萝卜、地瓜等进行补充。吃不完的地瓜切成地瓜片、晾晒成地瓜片,冬天熬地瓜片粥,或者将地瓜片磨成面蒸地瓜面的窝窝头,以弥补粮食的不足。

“那些年,百姓晚上喝顿手擀面条就美得不得了,算是改善生活。”王龙表示,“记忆中有很多画面,家里的兄弟姐妹实在想喝面条了,没有小麦面怎么办,玉米面又擀不成。俺娘就将砍倒的榆树皮内侧比较薄有点甜味的白皮弄下来,晾干,然后去磨坊磨成榆皮面,因为榆皮面还比较筋道,擀成榆皮面面条,家人喝得有滋有味。”

王龙小时候最有趣的事是与大人串亲戚,这样能吃到一顿稍好点的饭。尤其是亲戚家生孩子吃面,宁肯耽误上学也要跟着去,一来能喝鸡蛋挂面,二来还能把回过来的几个红鸡蛋握在自己手中。

“当时回过来两三个红鸡蛋,弟兄们不够分的,拿到手里攥半天也不舍得吃,隔一会儿闻一闻,实在攥得感觉没意思了才会吃下去。”这种刻骨铭心的印象让王龙记忆犹新。

王龙上高中住校时,已是上世纪80年代中期,尽管生活条件有所改变,但粮食供应还是跟不上。“在学校早晨晚上吃一个老咸菜疙瘩,中午吃点白菜算是改善了。”王龙说,当时需要将钱与粮票搭配着在学校买饭票,没有粮票是不行的。为此,每次回家要钱时,父亲再给准备钱的同时还要买一些粮票,或用粮食换一些粮票。

“买粮要粮票,买油要油票,买布要布票,并且都是限量供应。”王龙说。

耄耋之年的原聊城地委老干部局局长陈孝忠表示,改革开放前,食物匮乏,都是定量供应,“四大两”“瓜菜代”,就是粮不够吃,用瓜菜代替。柴(煤)、米、油、盐、肉、鱼、粉丝、豆腐、饼干、点心、糖、煤炭等生活用品,全是凭票、凭证供应,而且供不应求。那个年代,想吃啥没啥,就是有啥也没有钱买,就是有钱想买,没票没证也买不到。那时干部、职工、家属仅是顾口,能有饭吃,别说吃好,温饱解决,就心满意足了。

肉蛋奶样样有想吃啥就吃啥蔬菜四季上桌营养开始过剩

改革开放后尤其是上世纪90年代,居民食物消费也在明显变化,饮食结构由原来的单一型,转变为多元化。这对年出生的陈军来说感触颇深。

陈军说,他小时候生活条件开始变好了。一早一晚能吃到鸡蛋了,并且还能喝点奶,过节吃肉不再是奢望,而且还能吃个够。“听父母说,以前冬天吃菜也就是白菜和白萝卜,冬天冷了怕冻怎么办?入冬前在院里挖个坑将白菜和白萝卜埋起来,中间埋一两根秫秸以便透气。”他记事后冬天基本不用埋菜了,冬天的大棚菜开始陆续走上百姓冬天的餐桌。

早已结婚生子的陈军在聊城一家国企上班,尽管条件一般,但在吃上还是有一定的幸福指数。他表示,与小时候相比,现在肉蛋奶样样有,真的想吃啥有啥,天天像过年过节一样,比过去过年好得太多了。就拿吃鸡蛋来说吧,以前吃鸡蛋就是一种奢望,现在早晨让孩子吃鸡蛋羹或熥鸡蛋,中午喝鸡蛋汤,有时候拿着一个熟鸡蛋撵着给孩子吃还不要。

专门给孩子订纯鲜奶,小孩一天三顿有奶粉,现在的孩子真是长到福窝里了。

在很多家庭,给家中的“小皇帝”搭配饮食营养真的很费心思,早晨豆浆、牛奶,中午肉鱼虾,晚上面包和银耳汤,一旦孩子胃口不好了还愁得不得了。劝着孩子吃一口蔬菜和一个水果,孩子还带搭不理。其实,这都是社会物质财富极大丰富的具体体现。

尽管现在已经进入隆冬时节,但聊城晚报记者在各大商场、超市和农贸市场发现,粮、油、肉、蛋、奶、蔬菜、水果琳琅满目,应有尽有,品种还非常齐全。尤其青椒、西葫、芹菜、黄瓜、豆角、蒜薹、菜花各类夏秋季的蔬菜都在货台上,只要有钱想买什么就有什么。

“这在以前想都不敢想,以前冬天就是吃棵白萝卜和白菜,现在的大棚菜真是丰富了冬季的餐桌。也解了冬季人们舌尖上的馋”前来买菜的市民宓三香说。

现在的生活水平尽管很好了,但有时在家吃腻了,陈军与同事、朋友去餐馆撮一顿也是常有的事。“现在到饭店吃饭主要拣自己爱吃的,吃那种家里做不出来的味道。”陈军说,他的朋友不愿在家做饭,经常在餐馆吃,几乎每吨喝啤酒,现在啤酒肚都起来了,还有的吃得膀阔腰圆,这应该是营养过剩造成的吧。

随着餐桌品种的极大丰富,人们的舌尖也开始“挑三拣四”起来,不仅仅满足于鸡鸭鱼肉,比如韩国料理、美国肯德基、意大利比萨以及各类西餐也成了很多人的追捧。“胡吃海喝”导致的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症等也屡见不鲜。

吃饭讲究养生吃法力求健康餐桌吃出文化渐兴时尚饮食

随着餐桌各类肉品、菜品的极大丰富。吃出养生、吃出健康、吃出文化渐渐占据人们的主流意识。

说到吃,聊城国际营养保健师胥晓云有自己的一套观点。

胥晓云说,现在吃的东西这么多,不但超市、商场里有,而且很多人还在网上购买,最关键的是吃出健康,高层次的一点是吃出文化。

“以前吃不着、限制吃,现在想吃什么出门就买,出门买不着的,动动手指网上买还能送货上门。这种变化,也在逐渐改变着人们的饮食观,追求健康养生渐渐成为一种时尚。”

南瓜小米粥泡海参、莲子汤、油焖大虾、四喜丸子等常常光顾普通人的餐桌。“过去皇帝没吃过的东西,成了现在的家常饭。”“鸡鸭鱼肉都不敢多吃了,怕得富贵病。”“过去的瓜菜代粮食,现在的瓜菜是讲营养。”这些成了坊间人们挂在嘴边的话。

谈及自己的亲身体会,胥晓云说,“吃饭不在多,一个馒头八分饱即可,最关键的是一定要吃出健康”。

餐桌上一度消失的粗粮,现在又意外地受到市民们的青睐,并成为人们饭桌上的新宠。“原来吃粗粮很多人都吃够了,现在建议市民吃点粗粮,现在的粗粮都磨得很细,口感也好,不难吃。”胥晓云说,在她的建议下,本月第二个周末,朋友家蒸了一锅子窝窝头。“这可不是普通的窝窝头,这筐子窝窝头别看黑,用了玉米面、豆面、高粱面、米面等,可谓营养全面,不可多得。”

从营养学的角度讲,绿色、素食、低脂肪是胥晓云这些营养师们所倡导的。“现在很多人在减肥,适当吃点鱼肉、荤菜,多吃水果蔬菜是健康的饮食方式。”胥晓云表示,她家不但每天都买新鲜的食材,而且还给孩子吃上了含多种微量元素的“营养餐”。“吃”对她家来说是天大的事。

吃出营养,吃出健康,现在很多人还追求吃出文化。一个典型例子是,近年来,为顺应食客们的追求,高唐县梁村镇盛唐葫芦工作室的负责人李勇还发明了国家专利“葫芦粽子”,这种“葫芦粽子”小范围推出后还供不应求。

李勇说,他有自己的葫芦基地,通过他的奇思妙想,将粽子包进葫芦里,结果经检测不但安全,而且清香四溢。李勇进一步解释说,葫芦代表福禄吉祥,葫芦味甘,可消热解毒,葫芦粽子里面填满江米和葡萄干、蜜枣、虾仁、南瓜等10余个口味的辅料,煮熟之后,相互粘连,代表子孙满堂、人丁兴旺、团结和谐;揭开后粽米显葫芦形,呈福禄吉祥之气。吃葫芦粽子吃的不单单是一个粽子,而吃的是满满的中国传统的吉祥文化。

“正是追求这种吃的文化,这几年葫芦粽子一直卖得不错。”李勇说。

从神农尝百草到隋代的《食经》、宋代的《本心斋食谱》和《山家清供》,再到清代《红楼梦》的饮食文化,一直延续到今天,中华民族的饮食文化已经延续了五千年。温饱型、充裕型、营养健康型再到文化型,折射了人们吃的变化。吃出品位、吃出特色已逐渐成为90、00后新新“吃货”们追求的目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sstx/33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