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封来自全国农技中心的贺信

北京重点湿疹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zhiliao/210620/9083902.html

9月30日,山东省聊城市高唐县,正在田间忙于全省花生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千亩方测产的万书波团队收到了来自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的贺信,其内容与前者入选农业农村部和山东省主推技术的“花生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有关。

贺信中说,围绕解决我国油料作物生产中存在的“粮油争地”问题,山东省农科院万书波研究员带领花生栽培团队,连续13年开展花生玉米宽幅间作高效种植模式,探索出适于机械化条件下的粮油均衡增产生产模式……较好地解决了传统种植模式造成的土壤板结、地力下降、化肥农药使用量较多等生产问题。

实际上,这封贺信来得并不突然。

9月30日当天,来自中国农科院、河南省农科院、河北农业大学、山东农业大学等科研单位的专家对万书波团队用新技术模式种植的千亩方(亩以上,少于0亩的方划为千亩方)地块进行测产,结果显示:每亩可收获玉米.3公斤、花生.0公斤,同时收获玉米秸秆.5公斤、花生秧.2公斤。而该模式下收获的花生秧与玉米秸秆混贮,可调制成优质饲草。

对于上述结果,测产专家组组长、河南省农科院研究员汤丰收向记者算了一笔账:一亩地增加了多斤花生,按照今年的行情,就是额外增加近一千元的收入。

山东省农作物种质资源研究所所长张正用一组数据向记者解读:实验表明,与全株青贮玉米饲草相比,花生秧、玉米秸秆混贮饲草养殖肉牛,每增重1公斤,成本降低0.5元。照此,每亩地可多收入2.5吨左右的优质混贮饲草,仅这一块,每亩地便多收入元。

记者了解到,聊城市是粮食生产大市,传统种植小麦-玉米,但受种粮效益相对较低的影响,农民单纯依靠粮食种植收入偏低。为破解上述痛点,聊城市高唐县创新试验、示范推广万书波团队的“玉米-花生间作互惠型种植模式”。

聊城市农业农村局种植科科长樊春燕向记者表示,早在年,中国工程院4位院士便对“夏玉米夏花生宽幅间作栽培技术”进行测产验收,并给出“比纯播玉米每亩增收元以上,同时促进下茬小麦增产5%-10%”的结论。在此基础上,高唐县于年建成了0亩玉米-花生间作示范基地,推广面积达2万余亩,最大限度地利用玉米边行优势、花生生物固氮作用,实现粮油均衡增产,提高了耕地利用率。

“实践证明,科技可赋能,收入能翻番。”对受益者高唐县清平镇党委书记刘传华来说,这句话显然有感而发,“我们试验推广玉米花生间作‘3+6’新模式,边上种3行玉米,中间种6行花生,1亩地种4分玉米6分花生,确保4分玉米与传统种植1亩地产量相当,实现了‘玉米不减产,花生保增收’,间作分别比玉米、花生纯播亩均增收元和元。”

新模式、新技术的叠加,降低了成本,增加了收入,实现了“一亩变成两亩田,亩均增收近千元”的效果,清平镇也完成了“粮—饲—牧—肥”一体化循环产业链条。

在耕地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应该鼓励研发新模式化解“粮油争地”矛盾。现场专家认为,上述新模式的优势既在于可缓解“粮油争地”矛盾,实现稳粮增油;同时在该模式下,花生秧和玉米秸秆混贮可高值化利用;其次,该模式能够缓解“种养不协调”矛盾,实现种地养地结合。

正因为该技术成熟度高,在我国黄淮、西北、东北及西南等地区,可因地制宜创制出成熟技术模式;同时,全程机械化、轻简化的优势有助于其推广“一臂之力”。

不过,好技术,推广好,还需要政策的倾斜。

专家建议政府能够像大豆玉米带状种植技术一样,将花生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纳入统一政策扶持的范围;同时,将玉米花生一体化播种机等配套机械纳入农机补贴,进一步推进该技术在山东和全国的落地转化。(记者马爱平)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sstx/42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