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地点:济南市马鞍山路15号新世界商城室展览时间:/3/1——3/31日山东是美术大省,在从美术大省向美术强省迈进的道路上,青年美术人才的发掘和培育至关重要。采真斋以着眼未来的前瞻性目光,也本着对山东未来中国绘画艺术发展推进的一种殷切期望。遵循挖掘、扶持青年美术人才,推广山东美术后备力量,推进山东的美术创新的宗旨,努力为青年美术家提供一个展示才华、切磋交流的平台。在此新年伊始,天气转暖、大地复苏之际;采真斋策划了两位青年画家刘奎、汪雷中国画作品展,此次展览甄选的两位画家,刘奎、汪雷都是以认真的学术思考、学术研究为基础,艺术创作与研究上有着新观念、新探索。此次展览的作品分别是汪雷的精品花鸟作品,和刘奎的精品山水作品,两位艺术家他们继承宋、元以来的优秀传统,取长补短。构思精巧,形似神俏,清新秀丽,富有笔墨情趣。创作上主张“师法造化而抒己之情,物我一体,学先人为我所用,不断创新”;又各自风格鲜明。刘奎、汪雷作为一个新时期的青年美术践行者,愿他们能做好文化使命和艺术担当,自觉成为新时代风气的先觉者、先行者。以文质兼美的优秀作品为山东美术的发展留下自己的浓重的一笔色彩,期望有更多的精品问世,期望观众留赏。刘奎山东宁阳人。年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获学士学位。年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获硕士学位。现任教于山东师范大学。山东省美术家协会山水艺委会委员。《隔岸》18×25cm纸本设色纵观刘奎先生作品,我们不难发现其格外讲究绘画的文质之美,他用独具特色的皴擦,皴出跌宕起伏或嶙峋峭拔的远山近岭,他笔下的山水是远近分明的,再浓重的山林峰峦,也一定留出一片连贯的原白,给云彩腾一片飘逸的天空,给溪水瀑布留出一角流淌的河川,给松林营造出一片蓊郁的坡地。即便在山头上,也是要留出光影的空白,画面整体舒展而清阔。于是,嶙峋的山石更加峭立,浓重的树林层次更加分明,涣然出一种烟气蒸腾、云雾迷蒙的景象,而山体则在干湿浓淡间愈加饱满而秀静,更衬出了老树的斑驳仓古,山峰的奇崛灵秀,比大自然里的真山真水,增添了一丝别样的清雅与质感。《水痕含雨意》28×35cm纸本设色他追寻宋元之境,多用水墨,笔法雄奇简练,层层复加,朴拙而灿然,湿笔渲染,设色清润,烘染出朦胧淡化的雨雾烟岚。其作画整体布局简妙,往往把一山川之一隅作为表现的对象,画面上常出现山之一角或水之一涯,其他景物大多略去不画,留出大幅的空白以突出主景。这种以一斑而窥全豹的艺术手法,使其画面主题更加突出,意境深邃清远,展现着一种“不为法缚,意超象外”之境,表达着一种平和、闲散、淡泊、萧疏之感。《黛青庄野色》90×cm纸本设色《洞庭湖畔》18×25cm纸本设色汪雷年生于山东高唐先后研修于中国书协培训中心导师班中国美术学院花鸟画高研班等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书协高级注册教师聊城大学书画研究院研究员聊城市人大代表高唐县政协委员首批齐鲁文化之星首批高唐英才名家点评▼张望(山东美术馆馆长、山东省美术家协会主席)汪雷的山水作品取法清代四僧,濡染于传统的同时,又有时代新貌。画面中无论是重峦叠翠还是万壑松风,无论是奇峰巍峨还是密林幽谷,都讲究主次穿插、顾盼呼应,从而保持了画面的气脉畅通。山水画是中国传统绘画中发展最为成熟的题材,在此基础上求变求新颇有难度。汪雷不仅懂得师法古人的重要性,同时也在当下的文化语境中寻求自我突破。他尝试将图式化和符号性融入部分作品中,在对山石、树木的表现中找寻着多样的可能。年轻的汪雷目前已是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我们期待他未来的艺术之路更为璀璨。《松鹤延年》×66cm《和气满堂》×66cm·END·CAIZHENZHAI联系方式“—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ysty/7907.html